艺术无用?
艺术家Ignasi Monreal为Gucci2018春夏系列绘制的作品
很多人认为“艺术无用”、“即使没有艺术也不会对生活有过多影响”,但事实证明,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艺术中,它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至今。今天,时尚芭莎艺术带你了解:艺术究竟有多大作用?
“世上的一切事物皆可分为两部分,以功利为目的和以美为目的。”
——亚里士多德
艺术属于哪种?
艺术≠生存
艺术=进化
早在史前文明时期,艺术便以记录者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。在智人生活的洞穴中,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壁画,这些作品记录了他们狩猎、生活的场景,成为研究史前文明最重要的资料之一。
非洲恩内迪洞穴壁画
有研究表明,这些壁画艺术不仅是其生活的记录,更是帮助智人进化的重要工具。创作的过程能帮助他们思考,锻炼大脑的同时促进进化。另外,随着时间推移,这些壁画逐渐被简化为符号,成为最早的文字。可以说,壁画艺术是野蛮人进化为文明人的关键之一。
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
到了青铜时代,艺术又成为了权力的象征。最早的青铜器只是作为生活用具及装饰品存在,但随着铸造技术及审美的提高,人们开始美化器具。在商朝,青铜器上出现了繁复的铭文、纹饰,其本身也从普通器物变为礼器,成为了帝王的象征。
钩连乳钉纹羊首罍(左),西周祖乙尊(右)
在欧洲,艺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绘画,它们成为了当时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。皇室及贵族邀请画家绘制肖像,彰显自己的财富与地位。与此同时,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创作大多专注于平民生活,二者相辅相成,成为了时代的完整缩影。
委拉斯开兹《宫娥》,布面油彩,318×278cm,1656年
艺术家伊里亚·叶菲莫维奇·列宾(Ilya Yafimovich Repin)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。他主要以农民生活为创作体裁,同时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,另外,他还为文学家列夫·托尔斯泰绘制了一系列生活照。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年代,艺术创作的功能性显得尤为重要。
伊里亚·叶菲莫维奇·列宾《伏尔加河上的纤夫》,布面油画,131.5×281cm,1870-1873年
伊里亚·叶菲莫维奇·列宾《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》,布面油画,175×280cm,1880-1883年
而在蒸汽时代,艺术则帮助着人们提高生活质量。机械的使用让流水线生产成为可能,但艺术设计的帮助才正式将其推向人们生活。艺术家弗拉基米尔·塔特林(Vladimir Tatlin)便以“实用”为艺术创作的口号。他针对工业设计的特点,设计了一系列简易生活用具,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进程。
弗拉基米尔·塔特林《Tatlin Chair》
在科技不够发达的年代,艺术是社会的记录者及推动者。达·芬奇构想飞行器、古斯塔夫·埃菲尔修建巴黎地标……这些都曾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幻想,但这份幻想同时也是人类迈向未来的转折点。小到民间写实小说,大到工业革命,艺术不断地以自己的方式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达·芬奇设计的飞行器手稿
扫描二维码,
关注“时尚芭莎艺术”官方微博,
更多精彩艺术内容,绝不容错过!
艺术无处不在
到了现代,艺术的社会功能性已不再突出,但它却占据了日常娱乐生活。除了逛艺术区、美术馆这些直观的艺术休闲方式外,就连抖音中都有着艺术元素。
ARSENY VESNIN《Glitch Art of Jarid Scott》,2018年
如今,刷抖音已经成为了一部分现代人的日常。很多人最初都觉得这种形式过于俗气,但在接触后却大喊“真香”,电子视觉效果的短视频让人欲罢不能。事实上,这些标志性的电子效果来自于故障艺术(Glitch art)。
Glitchrama《Glitch Currency》
故障艺术起源于电子屏幕遇到障碍后产生的破损图像,艺术家将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扩大并运用到创作中。这种形式一经兴起便受到了艺术家们的追捧。
白南准《磁铁电视》,装饰艺术,1965年
Rosa Menkman《Code Matters》
Rosa Menkman创建的故障艺术网站首页(http://rosa-menkman.blogspot.com)
这类艺术形式反映着智能时代被电子、科技包围的人类生活,如今,这股风潮已经从艺术界转向了现实。从抖音到滴滴出行的广告,再到电影海报,我们随处可见故障艺术的身影。
《攻壳机动队》电影海报
不仅是普通人的生活,连二次元的宅文化都躲不掉艺术的“入侵”。近些年,越来越多的动漫选择将传统浮世绘引入创作。典雅的浮世绘配上精致流畅的画面,虽增加了动画制作难度,但却为故事增添了一份古朴厚重感。
葛饰北斋《Tago Bay》,木刻版画,25×36.5cm
《鬼灭之刃》剧照
在美妆时尚界,与艺术家合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以画作为创作灵感,这类产品的配色往往更和谐且更具高级感。从包装上来说,极具艺术感的包装也成为了各大品牌的心头好。
美妆博主Pony近期与M·A·C联名推出的合作款
近期美妆博主Pony与M·A·C联名推出的系列,便选择了传统的塔罗牌式插画元素。而NARS与艺术家康纳·丁利(Connor Tingley)合作的产品则将其画作印在了包装上,原本被人们称作“不懂”的画作一瞬间流行了起来。生活用品成为艺术的载体,提高了消费者们的视觉享受。
NARS与艺术家康纳·丁利联合推出的2019春季新款
康纳·丁利《Untitled》,布面油画,101.6×76.2cm,2018年
如果艺术运用得当,还能加持一个品牌。Gucci近年以其文艺复古的风格吸引着人们,但早在2014年之前,它还是冷酷的硬朗风格。其创意总监亚历山大·米开理(Alessandro Michele)受文艺复兴时期画作的影响,决定改变风格,向华丽、复古的方向发展。而这一举动不仅使Gucci品牌成功,更带动了时尚界的复古流行风潮。
Gucci邀请艺术家Ignasi Monreal为2018春夏系列绘制的超现实主义作品
其实很多设计师本身就是艺术家,就像电影《穿Prada的女魔头》所说,他们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。艺术在当下更多的意义在于给人以美的享受,而对现代高压生活的人们来说,这份享受俨然已成为必需品。
《穿Prada的女魔头》电影剧照
艺术,无用之用
艺术家们经常利用看似没用的事物进行创作。它们和艺术一样,在普通人眼中都是没有必要的无用之物,但二者的碰撞往往能产生“负负得正”的效果。
帕特里克·沙佩尔-高扎尔《Insignificant wear》,综合材料,81×73cm,1996年
法国艺术家帕特里克·沙佩尔-高扎尔(Patrick Chappert-Gaujal)一直以来的创作理念便是无用。他将收集到的废弃物重新组合、拼贴,让它们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,就连其抽象绘画的灵感也来自这些废弃物。
帕特里克·沙佩尔-高扎尔《Fantasifull komposition》,综合材料,33×33cm,2000年
帕特里克·沙佩尔-高扎尔《Biquet Plage Leucate plage》,雕塑,2008年
艺术是否有用,其实往往取决于人们如何去看待。艺术家Jasmine Kay Uy就试图用创作改变人们对艺术的刻板印象。他在读书期间曾以《艺术无用》(Art is Pointless)为题创作过一件作品。在一张纸的左边写上关于艺术的消极看法,但和右边的语句结合后却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。
Jasmine Kay Uy《艺术无用》
艺术家在这件简单的作品中寄托的是自己复杂的情感。从事艺术创作经常会被误认为不学无术,是对人生的逃避。但如果不是真的热爱艺术,又如何在这条路上长久地走下去?
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大多并未考虑得失。蔡国强的作品《天梯》从筹备到成功耗时21年,但整件作品真正的展示时间却只有150秒。他曾说,儿时的家乡极为迷信,这件作品能改变人们的看法,更实现了儿时的梦想。
蔡国强《天梯》,2015年
艺术家的创作往往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,但当下有些孩子学习艺术却是迫于无奈。或是因为学习艺术能加分,或是出于家长之间好胜攀比的心理,这样被迫且充满功利性的艺术才是真正无用的。
艺术家借创作找寻自我是第一步,而观众透过作品与艺术家产生共鸣是第二步,这也是其真正发挥用处的时刻。即使有些作品不符合大众审美,但美仍是艺术的基础。功利是其附属价值,只剩功利的艺术才真正会沦为无用。
精彩回顾:
[编辑、文/张欣彤]
[本文由《时尚芭莎》艺术部原创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]